WFU

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

人人都可以把興趣變成事業 就看你要不要而已

「我好想教華語,這有未來嗎?我家人都反對,因為他們都說這領時薪不穩定,出國合約也是一兩年短期的,老師你覺得我可以怎麼做?」

這可以說是我部落格、粉絲頁每個月都會收到的月經文問題。

這些來信詢問的朋友們,都是糾結在「我的興趣是當老師,但是現實環境似乎不允許」這個癥結點上。今天看見蕭博士的「興趣能不能當飯吃」分享,特別有感。




你真的那麼想當老師嗎?


我想先請各位同樣有「華語教學這個興趣到底能不能當飯吃」這個問題的朋友們,一起來想想以下幾個思考點,或許思考完了,你就發現你其實根本沒那麼想當老師,那心結就解了,放心去找你更想做的事吧!

1.別人說這一行收入不穩定,而如果你真的很想很想當老師,應該是想盡辦法讓自己能當老師,也能同時讓收入穩定,如果沒有這麼做,或許可以想想,你真的那麼想當老師嗎?

2.看起來外派教書合約都是短期的,而如果你真的很想很想取得外派教學的機會,應該是想盡辦法讓自己先出去再說,到了當地再以優秀的表現讓自己被挖角、被看見,想辦法讓自己有能力取得長期合約,如果只是想先確定這一行的工作都有長期合約,再決定踏入,或許可以想想,你確定你真的那麼想當老師嗎?

3.關於家人唱衰這件事情,各位應該是最了解自己家人的人了,也知道他們講話的模式,有些話是一輩子也不會講出口。以我家為例,我家長輩幾乎是從來都只有唱衰的,甚至我開了自己的教室之後,長輩也還說「又沒有多賺很多,幹嘛那麼累,在大學教不是比較好?」我的書出版了,他們看到了也只是噢一聲,基本上等於沒反應,我想就算有一天我出的雲飛長得跟google一樣大了,他們也是不會有反應的。

我知道他們心裡其實是願意支持的,但他們就是不太會把這種話講出口的人,甚至有可能講出來的話都是反的,反正他們行為上沒有給你做出任何限制就好了,就算真要限制,手跟腳也長在你身上,身為一個成年人,你一切的行為還是你自己的意念決定的吧?家人並不會把你手腳綁著叫你不要去面試、上班吧?

把「夢想實踐不了」牽拖給「反對你的家人」,我反倒認為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負責。就算是你因為家人反對而沒有去做最喜歡的教學工作,那也還是「你自己決定」要把「家人的意思」擺在比「自己的想法」更優先的位置,不是嗎?

知道家人反對,你要做的應該是理解他們為什麼反對,比如是擔心你收入會不夠,你就應該證明給他們看你的確可以靠這份工作養活自己,如果做不到,那麼往後你有學生出狀況,會不會你也是選擇閃避不處理呢?或許可以再想想,你確定你真的那麼想當老師嗎?

4.如果說收入不穩定就該換工作、合約都是短期就應該避免、家人反對就應該順從,你覺得世界上真的有哪份工作是收入穩定、保證提供不會中止的長期合約、以及家人永遠滿意支持不唱衰的嗎?

就算有,又憑什麼這份工作會讓你得到,而不是讓比你更努力、更投入、花更多時間去提升自己的人來得到呢?


19歲、時薪350開始的瘋狂跑課教學人生


有人可能就會說,游老師你現在自己開教室當老闆了,當然可以把追夢想這種事情說得很輕鬆。

我當然也不是生下來就突然會教書、突然就有間自己的教室了,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一步一腳印踏入教學的,我想也算是付出了足夠的辛苦,才換得目前一點點成果。

我19歲開始教兒美,時薪350,我發現自己很喜歡教,當時也想多賺錢,我沒有想說那不要教好了去找更能賺錢的工作,我只有一個念頭:那我要想盡辦法多接課。

我從19歲教到22歲,時薪從350慢慢升到385(連鎖補習班升很慢)。 22-23歲,我拿著自己教書四年存的一點錢,加上家裡的補助,去西班牙念書了。 

回國後人生第一份工作,是夢寐以求的棒球記者工作,只做了四個月,報社收起來了,2004年12月31日,跨年夜,我經歷完大學畢業後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,以及第一次失業。 

24歲,還是回到兒美教學工作,面試後主管說試教狀況不錯,時薪400,隔了兩年多沒教,時薪還自動跳15元,我當時很滿足了。

我滿腦子想著存錢,但我就真的還蠻喜歡教的,所以我還是沒有辭職去找更能賺錢的工作,我拼了命的接一大堆課,當時住台北,早上公館、下午三重、晚上新店這樣騎機車全台北跑透透。每天能多賺一小時,我就會多接一小時,因此才會住新店卻跑三重的課,因為一直怕不好好把握就沒機會了。

我記得有一天雨好大,我早上在新店教了2小時,下午在三重教了4小時,下課後,騎了一小時的摩托車回到新店,全身濕透,坐了20分鐘的社區巴士,到新店山上豪宅,去教一個7歲小妹妹西班牙語,我風塵僕僕,但被家長逼著上課的大小姐擺臭臉給我看,我還是打起精神陪她玩西語遊戲、唱兒歌,因為陪她兩小時,我就有1000塊可領。

我記得那時候只要放颱風假、放連續假期我就不開心,因為沒錢賺,我同事都覺得我大概有病,這麼愛賺錢,後來他們只要需要代課也都會找我,反正我愛賺。大約三年的時間,我維持著一個月教100-120小時的課量,這幾乎是每天教5-6小時、加上備課改作業、跑課的交通時間,就是每天工作9-10小時的工作量,就這樣一直過到27歲。 

這樣收入很高嗎?一小時400-500,一個月100小時,也就是40000上下,對20多歲的我來說,還不錯了,因為也是有同學在公司上班領三萬出頭的,差別是他們下班就下班了,我下班後要改作業、備課。


27歲外派兩年   回國後時薪只多了20-50


27歲,我得到第一個外派多明尼加教華語的機會,人生中第二次嚐到領月薪(第一次是報社那短暫的四個月),月薪1400美金,住宿不用錢,按照當地比台北還貴的物價,其實也存不了太多錢。 

29歲約滿回國,念師大華研所,高中大學同學開始升小主管了、開始創業了、開始結婚生小孩了,我跟23歲的應屆畢業同學們一起上課當學生,每次跟大學同學見面都會讓我重度懷疑自我價值,我到底在幹嘛?人家都事業有成了,我還在唸那些賺不了錢的paper。 

但我就真的很想長期教華語,既然要長期發展,這個碩士一定要拿到的,我早上修課、下午寫報告、晚上去教兒美、教家教,時薪大概420-450,出國工作兩年的經驗,時薪也只不過多20-50元。29歲了,有的高中大學同學開始年薪百萬的生活了,我還在賺時薪400多。
 
但沒辦法,我白天得上課,除了兼課維持收入我想不出別的辦法,這種年紀沒拿錢回家就很說不過去了,也不可能讓家裡養自己念書。為了維持收入,我念研究所的三年,每週至少教課15小時,從沒間斷。


拿到碩士   調薪終於有感


31歲,我拿到碩士了,我記得我是全班第一個拿到畢業證書的,所以各位可以不用再來信問我半工半讀可不可行、或是出國實習一年可能要搞四、五年才能畢業,太久沒收入怎麼辦?出國實習也可以同時寫論文、在台灣修課的期間也可以教書賺錢,看你要不要拼而已。 

拿著碩士學位,我在交大語言中心的時薪,從400起跳變成600多(兼任講師公定價),這次的調薪終於比較有感了,碩士學位果然有一些價值。 

不過看看身邊31歲的朋友們在過什麼日子,就知道這種年紀領時薪600多其實也不是個辦法!大家開始買房買車,我還在擔心寒暑假跟過年的那個月沒有課就沒有收入,買房買車根本不要肖想。所以我白天在大學,晚上還在跑補習班領400多的時薪。 

會後悔嗎?不會!會想轉行嗎?不會!因為這就是我那個當下最想做的工作啊!我只有想著怎麼樣可以繼續做這份工作,而且收入也要增加,換句話說,我就是在做蕭博士說的「想辦法讓興趣可以當飯吃」。 

33歲,交大隔壁的清大也開缺了,我早上到交大、下午開10分鐘的車到清大,晚上的補習班就不用每天跑了,留一兩堂課就好,終於可以過一週有兩三個晚上不用工作的日子。 

但是寒暑假還是沒錢,過年還是沒錢,我曾經有兩個暑假通勤到台北帶夏令營,早上六點出門,到台北教八點的課,教到十二點,吃個飯回新竹大概三點,已經累得什麼都不想做了,再說還要準備隔天的課。 

我發現這樣還是不行,我不想到40歲還在擔心寒暑假的收入,我不想到40歲還在每學期擔心下學期的排課量,我也不想時間老是被學校綁著,只是要請個一堂課的假還要走一堆程序。我念了個碩士、累積了大量的教學時數,但現在大學兼任講師的職場環境,就是2年經驗跟20年經驗好像也沒什麼差別,我說的是工作內容和收入都沒差別,所以我很清楚,這個工作狀態仍然不是長久之計。


看看資深同事   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


兩年前聽福哥、憲哥的改變的勇氣公益演講,福哥說到做到「看看資深同事的生活,就知道你自己五年後會過什麼生活,那會是你想要的嗎?」這句話打醒了我,我真的開始認真觀察學校資深老師們的生活。

我發現我的資深同事們有三種,第一種的另一半很會賺不缺錢,第二種的本來就是做興趣的家裡真的不缺這份收入,第三種跟我一樣到處兼課就為了多賺點鐘點費。前兩種不會成為我的人生,因為就算我的另一半比我會賺,我還是想要自己養自己。而第三種的人生,我真的不想過太久,我喜歡教,但不想一輩子為了糊口而教。 

當我發現自己組團體班來教,能夠明顯提高收入的時候,我就開始漸漸減少大學的課,認真花時間來做這件事了。也就是這樣的念頭,雲飛才慢慢從家裡的一個房間,長成現在的一間語言中心。 

創業中間當然經歷了非常多血汗故事,以前寫過一些了(可以點這裡看),剩下的以後有時間再慢慢寫,總之現在終於過著可以窩在自己的地方教課,也不會面臨寒暑假斷炊的日子,只是要變成面對每個月的業績是否能打平而已。 

這將近十年的華語教學日子,我從領時薪350,教到現在我給別人的起薪都是500起跳,我不敢說一年比一年不辛苦,但我敢說我一年比一年確定自己在做什麼,生活的模式也一年比一年有進展,現在不用在大雨中賣命騎車跑課,除了教課之外還能養三隻狗、寫教材、錄製線上課程、有足夠的收入可以跨領域進修創業所需的各種技能等等,最值得的就是,工作上每一件事情都是我自己想做才做的,不需要配合這個政策、那個不得已。 

興趣能不能當飯吃,完全是可以自己決定的,你想把興趣當飯吃,就想辦法讓它可以當飯吃。更實際的作法,我覺得蕭博士的簡報說得非常清楚了,大家請直接點過去看,然後行動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