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

【外語學習】學第二外語/英文找中師好還是外師好?

 



先講結論:我大力推薦中師+外師聯合教學。 

最理想的就是在同一個課程裡面,原本就設計著中師+外師互相搭配,用同一套系統連貫教學。
(這也是為什麼雲飛的西班牙語課,幾乎都盡量做到每班都有中師+外師搭配)

真的找不到這樣的課程的話,第二選擇或許可以是入門階段找中師,稍有程度之後再找外師。

為什麼呢?以下我來一一說明。

一、中師自己經歷過完整的學習歷程


大部分科目的老師所教的專業,都是自己下苦功去學過的。游泳老師自己從零學過游泳然後當教練,鋼琴老師自己從零苦練多年才能出師,所以或多或少都可以體會學習者會經歷到的困難與盲點。 

但是教母語的老師,教的是一種「本能」,這種本能很接近看到喜歡的人會想接近他、看到好吃的東西自然會想吃,就像一般的台灣孩子就算不去上學,只要有一個一般環境的家庭教育,也一定至少能說流利的中文。 

因此教母語的老師,很難想像其他國家的人要學他的母語,困難到底會在哪裡。 

畢竟要把你打從有記憶以來就會的「本能」,轉成一套有系統的方式教給別人,是跟自身認知相當衝擊的。 

就像如果你是一個一般沒有受過語言教學訓練的中文母語者,突然要教外國人中文,第一天要從哪裡開始?外國人會問為什麼可以說「放了三天的假」卻不能說「休了三天的息」?你可能會突然傻住,因為「我們生下來就不會這樣說啊」! 

我自己一開始當老師是教小朋友英文,當時我才18歲,比起我27歲時開始教外國人中文,我覺得教英文的進入障礙相對低太多了!因為我自己也是小時候去補習班學英文的,不用想像,就可以知道走什麼樣的流程,小孩子是可以一步一步把英文能力堆疊起來的。 

而教中文是真的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,我25歲時花錢去上了一百多個小時的華語教師培訓課程,才稍微懂一點點皮毛,後來出國教中文,也是每天都被學生的問題問倒。 

總之,有一個自己走過學習之路的中師引導,在外語學習的歷程上是會很有幫助的。 


二、中師對學生的困難&瓶頸會更有同理心


剛開始教中文的時候,一個從零學起的基礎班,我大概已經帶學生練過三五堂課、加起來至少二十次的「數字」,那些外國學生還是會把「一百一十塊」講成「一百十塊」,有一次我真的好想在教室裡對著學生摔粉筆,「這種東西到底有難到什麼程度,老娘陪你們練了那麼多次,還是講出莫名其妙的版本?」

因為那是我的母語,我才會那麼想。

後來教西班牙語,我看到我的台灣學生們,光是把數字零學到二十,就已經很燒腦的樣子,我的同理心就大爆發了。

因為,十幾年前的我,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?

再把自己跳回學習者的角色,你應該也會很希望你的老師對你充滿同理與包容,陪著你慢慢進步。

(當然也會有非常有同理心有耐心的外師,我這邊講的是一個普遍性的通則)


三、外師能給學生的,就真的只有外師能給


既然前面把中師的優勢講得那麼完整,為什麼還要找外師呢?

因為外師能給學生的,就真的只有外師能給。 

母語者最自然的發音、最道地的表達方式、說話習慣、根深蒂固的文化思維、對母國時事、流行文化的掌握,非母語者的老師再怎麼精進,永遠隔一層。 

再說,每個人學外語,最終都是為了要跟外國人互動,所以跟外師學習當然是必要的。 

對學習者來說,在課堂上發現自己能跟中師用外語溝通,以及能跟外師用外語溝通,雖然講出來的語言是一樣的,相信其中的樂趣和成就感,還是不同的。 

接下來的文章,我會再討論一些如何找到好老師的判斷標準、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