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

原來「毅力」是這樣養出來的



在經營事業上,身邊的人都說我算是有毅力。

像是以前去一個很冷門的中美洲國家教書、搞一個冷門科目的補習班,煩到爆的補習班立案手續,我真的就是說什麼都要完成。

最近有朋友問我:「那股毅力到底哪裡來的?」我今天去上鋼琴課的時候好像突然想通了。

最近又續報了半年我的鋼琴課,累積到現在兩年多,也一百多個小時了。明明創業非常忙,樂器、外語和運動,是我說什麼也不會放棄的三個生活良伴。


「毅力」是從小時候的每個學習   自然養成


從小到現在學過不少有的沒的樂器和才藝,小時候學英文、參加弦樂隊小提琴,高中參加管樂社學長號、大學學西班牙文、出社會後學法文、琵琶、國標舞、上健身房學有氧舞蹈、近期學的拳擊。

每一件事情我都是喜歡、有興趣才去學的,所以不需要人逼迫,就是可以學很久,起碼都是2年以上,有一定的成果或進度,覺得想學別的了,我才會停下來。

也就是說,「毅力」這件事,從小就開始練習了,只是那時候不覺得自己在練習,因此可能成為了一個內化的自然反應。


如何陪伴孩子養出這樣的毅力?


如果我這樣的推測成立的話,從小就讓小孩學點東西是蠻好的,不過重點:

1. 一定要是小孩自己選的,不能有半點強迫或故意誘導。

小孩想學街舞就給他學街舞,不要故意引導他說去學國標比較有趣;小孩喜歡畫畫就讓他畫畫,不要告訴他家長的經濟能力只能讓他學一種,所以請他去學外語。

興趣是強求不來的。

2. 不需要威脅小孩「你自己選的就要好好學,不可以半途而廢」。

我從小到大沒人這樣跟我講過,還好他們沒講,因為以我這麼反骨,只要被講一句我就會倒胃口故意放棄了。只要是小孩喜歡的東西,你要逼他放棄也是逼不來的。

再說,大人也是會有選錯、看走眼的時候(像我的日文和泰文也是中途因故放棄了),憑什麼要求孩子不能選錯呢?


3. 過程中不要有半點要求成果展示。

學東西本身就應該是快樂的事,他覺得自己不錯的時候,自然會想展示給別人看,有人幾個月就會想展示,有人就是要好幾年,身為家長,我相信你一定願意等你的孩子。

換個角度,如果一個大人學鋼琴,每三個月就要被別人拍一支影片上傳去放大檢視或數落、或炫耀,我相信誰都不會舒服,不過很多人都不知不覺在這樣對自己的小孩,甚至將孩子的成果作為成人社交的工具。

讓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,應該是一種教養孩子的需求與本能,請別因為成人社交模式、行為,就改變了那種初心與本質。

回想起來我自己的家長,在以上這三點真的做得很好,我學這麼多東西的過程中,全都是快樂輕鬆的回憶,小時候每次學校樂隊有機會表演、高中社團表演、通通都是我出於我自己的意願,邀請家長來看的。

可能因為當時沒有這些社交媒體,所以家長有在自己的社交圈炫耀我也不知道,不過這也是重點之一,要做就不要讓小孩知道。

每一步累積   就是培養未來的過程


這些過去的歷程,因為都很正面,因此成為長大之後自然喜歡學習、享受學習、並且自發性持續學習的養分。

投資孩子的學習時,不要僅看眼前的成果,不要學西班牙文就要馬上考證照、學樂器就要參加成果發表會,學習的成果不會只有該項目本身,而是會成為這整個人的素養、人格養成的一部分。

他持續地去學,自然就養成了毅力;他投入的時間因為有興趣所以很專心,自然就練習了專注力;他知道時間有限所以要把握時間做好功課,才可以去上他喜歡的跳舞課,自然就學會了規劃;他知道家長資源有限所以只能選最喜歡的東西來學,自然就知道判斷與選擇的重要性。

回想起來,我很感謝我小時候家長的耐心與包容,讓我成為現在這個不需要在「堅持」這件事情上掙扎的版本。

現在自己開補習班(雲飛),從事語言教育工作快20年了,發現栽培孩子學第二外語、西班牙語的家長越來越多,我也想以這篇文章送給家長們。

請一起耐心地陪孩子學習,等他們內化,這種成果展現是急不來的,家長越加耐心與包容,未來會加倍反應在孩子的某種人生成就上。


延伸閱讀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