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

如何處理不想面對挫折 乾脆逃避挑戰的學生?




你自己或是你的學生曾經講過這樣的話嗎?

「這個在英文不是這樣,為什麼西班牙文/法文/日文這麼奇怪?」「中文的語序跟日文都不一樣,這真的太難!」

偶爾講講,只是抒發一下學習上的辛苦,還ok。一直掛在嘴邊,則是不斷告訴大腦:「我不認同這個語言,我學不會!」

你每一次說「這個很難、很麻煩」,你就是在增強「這個真的很難」的信念。你每一次說「這動詞太多,我根本背不完」,你就是在增強「你再怎麼樣都無法克服」的信念。

如果學生一直這樣講,身為老師該怎麼辦呢?我曾經遇過少數這樣的學生,每堂課大概要花10分鐘murmur類似這樣的話題。一開始沒有特別處理,就是聽他murmur完,我再降低難度教簡單一點的版本,等他能接受。

但情況沒有好轉,學生越來越排斥學任何稍有難度的字句。「這個用不到啦!」「我講簡單的版本也可以溝通了啊!」

我同意有時候用簡單的字句有時候溝通可能還更精準,只是這樣下去進步幅度會被自己綁死。昨天我突然想通,學生這樣的反應背後,其實是來自「他不想面對可能迎接而來的挫折」。

學生在事業上,天天面對高張力工作,到了下班時間,意志力都被耗盡了,到了語言課堂來,又發現處處是挑戰。他們工作上他們成就非凡,到了語言課變成只能牙牙學語、事事都需要人幫忙、或者會被指正的角色,心裡感到累,轉換上其實也需要心理調適。

於是,他們乾脆選擇「避免遇到挫折的可能」,不如跟老師反應這個也難、那個也難,要求老師降低難度,把「反正學那麼難的也用不到」這個理由拿出來,讓「學不會難的內容」的事實看來更合理化,自己舒服一點,或許也可以從簡單一點的學習內容,獲得成就感。

這對老師來說其實很棘手,學生明明有更高的實力,但他們無意發揮,誰也逼不了他們,然而太順著他們走,久了之後看不到學習成效,對未來的課程經營也非好事。

我自己也還在摸索,怎麼做會比較適合,只能先跟各位分享我現在的作法:跟學生直接談。

「你是不是不想面對困難,所以一直講這些?」

「你真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嗎?還是你真的就覺得我們降低難度回去學簡單的,那些你差不多都會的,也沒關係?如果你想清楚,我們也可以照做!」「你是真的想學嗎?還是心裡其實沒那麼認同這個語言?」

談一次不一定有什麼結果,但有談都會有進展,說不定哪一天,就把什麼結給解開了。

如果你不是老師,而是學習者,也可以思考一下,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症頭。靜下來想一想,心裡有什麼事情在干擾/阻礙著你?

先處理好心情,再處理事情,這個原則,在語言教學/學習上同樣適用。

在職場上呼風喚雨的商務人士學生,有時更需要我們陪他們聊聊心情。

8/14,我有一場商務華語教學經驗分享的線上講座,到時跟各位完整分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