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

選一種第二外語 當作陪伴你一輩子的精神上朋友

每次有新朋友問我「你那些學生學西班牙文是為了什麼?」他們都覺得我的回答是唬爛。

因為雲飛的西班牙文學生,80%學習是為了生活樂趣、自我滿足,20%學習是為了求職求學、長住海外。

80/20法則真是處處可見。

「蛤?所以他們工作都沒有要急用西班牙文?」
「沒有啊!」
「那到底為什麼要學啊?」
「就我剛剛說的啊!生活樂趣、自我滿足啊!未來哪天去中南美洲自助、或去歐洲旅行玩到西班牙,就可以加減用上,但事實上你我都知道,都不學西班牙文,去這些國家自助也是可以玩得很開心,所以旅行只是給自己一個說法,他們就是來學開心的!」

講這一段,對方總覺得我在講外星文,可是我真的不是唬爛。


說到「學外語」三個字   你首先想到什麼?  


有實際需求來學習,非常好,有心靈滿足需求方面來學習,也非常好,人生要滿足的本來就不只有功利性的實際需求,下班後的時間,分配一部分給讓身心滿足的活動,本來就很正常。只是「學外語」這件事跟「快樂」連在一起,對很多人來說不太正常。

大部分的人說到「學外語」三個字,首先會聯想到壓力、負擔、挑戰,不太會是享受、快樂、滿足?

從小學外語的負面體驗,造成了許多人一輩子對外語的負面信念。

但人生擁有一兩個第二外語作為朋友,就跟人生擁有一兩個一輩子的閨蜜或拜把兄弟一樣,你無聊時、沒靈感時、對生活麻痺時、對日復一日的routine疲倦時,第二外語的音樂、社群媒體、文章、影片、生活價值觀、文化精神所能灌溉給你的能量,的的確確能成為推動你找回生活動力的元素。

一個能為我們帶來這麼多好處的朋友,我們卻因為各種過去的經驗,而直接拒絕再接觸,不是太可惜了嗎?

如何讓語言學習成為樂趣?


因此,我開雲飛以來,一直非常努力地傳遞「讓語言學習成為樂趣」這個理念。

首先,我們的教學風格就和其他學院式、高壓式、文法優先、考試型態、老師單獨講述等等的補習班明顯區隔開來。

我堅持實體課每班最多八人,線上課每班最多六人,越小班成本越高、學費自然也比同業高,就看學習者要的是小班高互動,還是大班聽講式學習。

零程度開課第一天,就會讓每個學生開始開口說外語。第二、第三堂課,學生就已經在用西語認識新同學、認識老師、甚至互酸、開玩笑。

我在很多地方上過外語課,80%的學習機構,會跟學生說他們很注重互動,但其實一堂一個小時的課,每個人只分配開口到三五句話,回答老師幾個問題,就叫做「有互動」,上完一整期,可能都沒跟同學說到幾次話。

學語言就是要拿來溝通的,可是整個課程只有老師在講,沒有給學員創造互相溝通認識的機會,這樣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呢?

走在雲飛實體教室的走廊,每幾分鐘一次的笑聲,常常會吵到隔壁班都聽到,但無所謂,因為隔壁班也隨時會吵回去。我們曾經有過「一位」非常需要安靜的學生來報名,覺得我們環境太吵,後來我乾脆退費給他,因為學語言吵吵鬧鬧理所當然,此起彼落的笑聲,代表學生的確享受在用外語溝通互動的過程中。

我很開心,在我七八年來不斷寫文章推廣「讓語言學習成為樂趣」這個概念之後,每一年都有更多認同這個理念的學生來雲飛學習,他們帶著這樣的意圖來上課,同時也進一步讓雲飛成為一個更有學習樂趣的語言學校。


透過第二外語   看清楚自己的生活樣貌


看到這邊,你或許會想,看起來那麼歡樂,學習效果真的好嗎?如果有這個疑問,或許你也可以問問自己「為什麼會覺得歡樂和學習效果不能並存?」學習本身本來就該是一件快樂的事,不是嗎?我們只是努力做到讓這件事持續發生而已。

近期疫情嚴峻,我們讓實體課的學生自己選擇要不要轉為線上上課,投票後大部分都選擇維持實體課,問他們為什麼疫情這麼嚴重,還要來上這個對他們職場來說可有可無的課,他們說「Ir a la clase me da felicidad」(去上課讓我快樂)。

還有些學生說,因為每個星期老師都會用西班牙文問他「週末過得怎麼樣?」為了用西文湊個答案出來,逼得他去認真檢視自己週末的時間到底都用到哪裡去了,透過用陌生的外語表達生活,才發現「啊~原來我的週末都這樣渾渾噩噩浪費了啊!」於是更有意識地好好過每一天。

有幾堂課,我們用西文討論到婚前婚後生活有何不同的話題,有些家庭主婦同學在討論中發現,自己在婚後放棄了太多婚前「為自己而做的事」,於是在課堂上說出「¡Qué desastre es mi vida de matrimonio!」(我的婚姻生活真是一團糟!)之後一點一滴調整,把屬於自己的生活慢慢要回來,甚至還完成了拋家棄子一個月,到西語系國家去遊學的夢想。

有時發現幾個同學,下班後來上課,八九點下課後,竟然還要回公司繼續加班到半夜(竹科爆肝工程師的宿命…),忍不住問他們「都已經忙成這樣沒時間睡覺了,為什麼還願意犧牲睡眠時間來上課啊!?」

「來這邊至少讓我有個理所當然脫離工作2小時的理由,跟老闆說我要出去進修也比較不會被凹,而且來這邊很放鬆啊!我們需要跟工作之外的人有接觸、講一些跟工作完全無關的話,上西文課是必要的療癒耶!」


沒有目標   也是一種目標  


近期我問了一些學生,你們這樣每個星期都花一~三個晚上來上課,有沒有想過,大概到達怎麼樣的程度,你會想說「差不多達標了」,可以滿意地離開?

有人自認預估再學兩三年想考個檢定自我肯定,有人參加密集班希望一年就達標,也有非常多人說「我沒想過這件事,反正我來這邊都很開心,一週花一天講講西文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,就這樣慢慢學下去,沒有一定要拿來做什麼啊!」

也是沒錯,就像我們去健身房去習慣了,就會一年一年持續續約,也不是說減重10公斤就要停止運動吧?第二外語,沒有學完的一天,如果真有人要跟著我們10年,我們也還是有東西可以繼續教啊!(的確有一小群忠實學生已經跟了我們6-7年了,比如說這張照片當中的好幾位)

 

學習外語,或學習任何一件事,對你來說,是迫於實際需求的無奈,還是認識新世界的通道?是負面記憶的連結,還是找回學習樂趣的媒介?其實,這是你可以「主動選擇」的。

選個第二外語,當作陪伴你精神生活的一個朋友,絕對是個超值得的投資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