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

為什麼「知道」通常不等於「做到」?


不論學什麼,都記得別把「知道」誤以為「做到」。

有些開課單位或學生,會希望跳過反覆練習的部分,以為「那些回家練就好,只想把握上課時間聽老師多講一點,這樣才有『賺到』」。

因為我們習慣知識性的課程用聽的,所以就以為不用練。

錯了!

知識性的課程跟技能性課程一樣需要練,只是練法不一樣而已。

學跳舞,知道有哪些舞步,不代表你能組合起來跳完一首歌。
學外語,知道有哪些單字,不代表你能組合起來講出一段話。

學樂器,知道有哪些樂理,不代表你就能看譜演奏出一首歌。
學外語,知道有哪些文法,不代表你就能排列拼湊出一段話。

學打拳,知道有哪些拳法,不代表你就會對對手擊出每套拳。
學外語,知道有哪些說法,不代表你看到外國人就講得出來。

如果舞步示範給你、單字表丟給你、樂理講給你聽、文法整理給你、打拳示範給你、說法錄影片給你,你可以自己分別練會,還能自行組合、並且在對的時機用出對的部分,那好,你上課不用練,其實這樣你也不用上課,買教材(書、影片)就好。

就我過去20年的教學經驗,每年大概有5%左右這樣的學習者,他們的確更適合找一個引導者監督就好,而非什麼都要老師帶著做。

然而95%的學習者,都更適合在課堂上,跟著老師設計好的流程,一步一步地練,這樣他們可以時時刻刻得到老師的反饋、被糾正、被建議、被告知接下來該準備什麼。

他們沒有時間、能量,可能也沒有意願全都自己摸索,那麼不如花點錢,把這些跟學習有關的周邊準備工作都交給老師,他們只要在有限的時間專心跟著練就好。

不要小看了「反覆練」的這個關鍵,練對練錯方法,效果絕對差很多。

雲飛收過許多學生,說他們在XX機構、或跟著XX老師,學了100小時、甚至兩三年,腦子裡面一堆語言知識,但我問他「告訴我你平常放假時做什麼?」他拼湊不出任何一個完整的句子。

到那個當下,學生才會真的發現,他們以為他們會很多,其實他們只是懂很多,就像這篇文章開頭說的,「知道」不等於「做到」。

不論學什麼,時時刻刻有意識地自我檢視,你現在是「知道」,還是「做到」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