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于為暢「完全訂閱制」文章,談到為何「不一定要住台北」,我看得點頭如搗蒜,因此也來寫寫我離開台北到新竹來定居後7年的心境。
天龍國長大 以為台北就是世界
我在台北東區,天龍國當中的天龍國長大。就讀的仁愛國小、仁愛國中算是當時的明星學區,從小覺得豐沛的學習資源理所當然,走幾分鐘就可以到各種補習班,要去國父紀念館看展、逛誠品金石堂、台北市立棒球場看棒球,一切都很近。高中又考上了靠近市政府那間松山高中,我的世界就是台北東區那麼一點大,出了東區,還真就有一種離開文明世界的錯覺。
ˋ大學時我家搬到新店,大概從小就有流浪魂,明明讀輔大新聞,就硬要去學校附近租房子,可以離開家有獨立的空間,覺得超爽。
滿18歲我馬上就去考汽機車駕照,每天沒事就騎摩托車在新莊、五股、三重、板橋那幾區亂晃,出了台北市我覺得原來新北市(當時的台北縣)那麼大,而且一點都像想像中的落後。
不過說到底我都還是在大台北生活圈,如果有些什麼活動是在台北以外的地方,因為心理上就覺得那些地方還要坐火車,都好遠,我通常就是默默放棄它,現在回想起來,狹隘的天龍國生活習慣,不知道失去了多少開拓視野的機會。
大學開始有機會認識到中南部的同學,台中彰化台南高雄這些地方的名字,漸漸出現在我的生活圈當中。班上難免都有自然形成的小圈圈,很巧的是,北部人就是比較容易熟起來,而中南部的同學也會自成一群。
有一次我混入南部同學小圈圈,趁暑假去高雄找另一個同學玩,再一起開車到台東玩,他們在城市間移動都一派自然,只有我顯得生澀、格格不入。我記得有駕照但不敢開車的,好像也是只有我這個台北人,於是被他們拱著硬開了台東一段沒車的大馬路,慢到大家都受不了。
大學畢業後我去西班牙念書、後來又去多明尼加工作,跑了許多國家,但說來慚愧,我對台灣的認識,仍然只有台北。外國人問我台灣的事,我講得出來的只有台北觀點和生活經驗。
走出台北 我認識了新的台灣
約會一年後,他交大畢業,在彰化找到台灣的第一份工作,於是我們變成台北彰化的遠距,約會時的地點加入了彰化這個選項。我發現出了台北之後,每個人都會騎車開車,餐廳位子都好大、要出去吃飯不用訂位、停車位好好找又便宜。
我開始有了「我到底為什麼要在台北住在如鴿籠般的小房間、忍受不合理的停車費、坐捷運永遠人擠人」的生活。
又過了半年,我錄取了交通大學語言中心的華語老師,剛好當時碩班念到第三年,寫論文的生活鬱悶到極點,決定離開台北,搬到新竹去住。
因為我當時在新竹根本沒朋友,只認識當時男友的瓜地馬拉朋友們,找房子、搬家都是那幾個外國人在幫我。住在新竹新租的套房第一天晚上,我騎車在市區亂晃,觀察新竹的星期天晚上,發現晚上八九點後路上幾乎沒有攤販、人潮也很少,那是我第一次開始感受「非台北人」的台灣生活。
新竹彰化遠距快一年後,我們決定結婚,一起在新竹生活。月租20000,就可以在很好的地段租到三房兩廳的全新社區房子,還有中庭花園,騎車到工作的地方只要5分鐘。這樣的租金,如果在台北市,要租全新的房子,應該只能租到6-10坪套房?
到現在我在新竹定居7年了,我沒有任何一秒鐘想過要回台北住。如果有機會再換環境,我只想往更南邊搬去。
定居新竹 建立更接近理想的生活
我現在住的地方,我跟先生可以兩個人各有自己的一間書房,還多一間房間可以讓狗玩、放我們的電鋼琴和一堆樂器;走路就到上班的地方,已經完全不記得什麼是塞車上班;社區對面就有全聯超市,只要走路1分鐘;要去百貨公司只要開車15分鐘,幾乎都有停車位,而且只要有任何消費就可以免費停3小時;要去健身房開車也只要10分鐘,都可以停在門口;要去學鋼琴走路5分鐘就到;要到郊外去踏青,開車30分鐘以內有山有海;要去餐廳吃飯說走就走,幾乎不用訂位。
要娛樂?我最重要的娛樂就是看棒球、帶狗出去玩,往北到桃園棒球場看棒球,往南到苗栗去最愛的幸福農場,通通都在1小時之內可以到。1小時很久嗎?以前住新店的時候,要到東區跟朋友吃飯,不管是自己開車騎車還是坐公車轉捷運,也差不多要1小時,還不一定有車位。
更重要的是,跨出台北之後,去哪裡我都不覺得太遠。新竹開車到台北或台中都在1小時左右,台中以南我就搭高鐵,城市間的移動變得非常習以為常。如果有有趣的活動或重要的事情在台中、高雄,我只要時間可以,地理位置就再也不會成為限制。住在台北的時候,我的生活範圍只有台北。離開台北之後,我的生活範圍直接變成整個台灣。
近幾年來因為創業,我常常到台北去進修一些職場課程,隔壁同學聽到我從新竹來,總是會露出驚訝的神情,「天啊你也太努力了,從新竹也願意來!」我現在都回答:「這些課程最多就辦在北中南,通常都會跳過新竹,所以我們一定是要去其他縣市上課的啦!我們已經很習慣被忽略了XD」
那些許多人眼中的重要娛樂 對我來說只是偶一為之的特殊需求
你問我這樣常常要新竹台北跑不會很麻煩嗎?住在台北不是就可以繼續就近享有這些資源嗎?
我會說比起這些,我更重視平常日的生活品質。平常日的生活是什麼?是在家的時間、是上下班的過程、是購物運動滿足生活需求的條件,這些我在新竹都能以更低的時間、金錢成本,得到更高品質的回報。而去台北進修上課、週末娛樂,本來就屬於平常生活之外的特殊事件,為了特殊事件才花點時間去移動,我覺得也很合理。
我寫這篇並不是鼓吹台北人都要離開台北,而是要提醒大家想想,很多事情只是習慣了、忘了去思考,就以為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。
當我們在同一個環境時間久了,不知不覺被周遭的一切麻痺,是很自然的事。于為暢的文章說「應該先以生活為重心,讓工作的地點去配合想要的生活」,我很認同。
年紀越大,會對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越清楚,如果你很享受大城市的車水馬龍、現代性、便利性、競爭感,那就待在大城市;如果你跟我一樣,越來越有想要慢活一點、安靜一點的環境,那麼記得提醒自己,隨時考慮有沒有更符合需求的選擇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