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

【記憶的技術】 推薦序

和大家推薦一本「解決多數人記憶困擾的記憶術指南」的書。


從小你一定常聽老師說:「這個畫線,背起來!」華人教育文化特別看重記憶能力,卻鮮少著墨於記憶方法的傳授,多數人為了解決眼前考試,被迫落入強記硬背。

我從事外語教育20年,作者投入律師考試、公務人員考試訓練課程17年,外語和律師考試都是相當考驗記憶能力的科目,本書所提供的記憶技巧,正好印證了「用對方法,各領域皆通用。」

綜合我對20年來教過數千位學生的觀察,關於記憶最常見的三大困擾/迷思,本書都提供了精準的解方。




一、資訊太多記不完:


記憶高手並非天資過人過目不忘,而是他們善於快速判斷何者該記、何者該果斷捨棄,因此無需太費力也能記住所需內容。

以外語學習來說,「單字太多記不完」是普遍的煩惱,的確,無論外語能力多強大,單字都沒有記完的一天,被考試綁架多年的我們,總以為書本上出現的就都得記下,其實人的記憶量有限,什麼單字都想記的結果就是看到外國人仍是一片空白,就像你的東西如果都不斷捨離塞滿房間,到最後就是什麼都找不到一樣。

重點不在多能記憶,而是多敢捨棄。

二、記沒多久一直忘:


你鐵定有一些小時候做過的事、去過的地方,到現在過了幾十年仍歷歷在目,為什麼我們會記得幾十年前的小事,卻記不住昨天才辛苦背過資訊?

三個因素:感官、情緒和時空。

用手寫過+用嘴巴講過+用眼睛看過+用耳朵聽別人口中講出來過的知識,一定比單純在課本上讀過的更容易被記住。

在特別緊張、興奮、悲傷的情緒之下發生過的事,一定比單純在書桌前讀過的知識更容易被記住。

要記得英文課本中的10個零散單字,一定很容易忘,但如果應用書中所提的「記憶宮殿」技巧,將10個單字放入家中10個空間,用畫面搭配記憶,真的就不太容易忘。

你不是天生記憶力差,你只是記憶潛力還深藏在體內,尚未被開發。如何開發?本書詳細說明從日常生活鍛鍊記憶肌肉的方法。

三、時間太少不夠記:

有沒有去自助餐吃到飽,為了回本就吃了平常兩三倍量,之後消化不良的經驗?有些事情就是不適合一次做完,慢慢來比較快。

少量多餐的記憶效果,絕對強過一次吃到飽。本書介紹的「印度記憶法」,以及我平時常和學生推廣的「每天3個10分鐘練習法」,皆是強調養成每天定時少量複習的習慣,每天要反覆多次的確比較考驗學習者的勤勞程度,但其實能克服這一點,最後反而能學得更輕鬆。

重點不在單次記多少,而是最後累積能記住多少。

與市面上其他記憶類書籍不同的是,本書不僅談表層的記憶技術,解決考試工作等任務,還將記憶的視野提升一個層次,深化探討改變記憶、刪除記憶、創造記憶,利用記憶能力連結創新版本人生。

人的一生都需要記憶,花一本書的時間,研究高效省力的記憶,絕對是高投資報酬率的投資。

多語教學專家/游皓雲


延伸閱讀







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

為什麼安排了一堆外語課程、教育訓練給員工,他們跟外國客戶開會還是講不出話?

你的公司、或是你準備面試的公司,是會要求員工具備「某些檢定考試成績」來證明你的語言能力的嗎?特別是那些不需要考口試,就能拿到證書的檢定考試。


今天這篇文章,我想邀請你來仔細思考一下這樣做的合理性。

如果你是在企業負責員工教育訓練的人資部門相關人員,誠摯邀請你看完這篇,我想會幫你公司省下不少內耗成本。

除非你的公司非常需要員工的聽力和閱讀能力很強,不需要口說和商業書信能力,要不然,我想不出任何理由,需要花公司預算,給員工安排考試準備課程,讓他們花時間心力去成為一個閱讀、聽力的答題高手。

就我所知,大部分的企業,因為需要跨國會議的溝通,最需要員工提升的都是外語「聽、說」的能力,而「讀、寫」的需求,會是比較後面的。

既然需要提升員工的外語能力,自然是會編列預算幫同仁安排語言訓練課程。

接下來問題就來了,公司編列了預算,當然需要看到實際量化的成果啊!怎麼做最簡單、最方便向上級報告呢?就是送員工去考試。比如上課前就先去考,當作前測對照組,上完課再去考,看看進步幅度。

那麼接案的老師,知道公司判斷課程成果的標準,是考試成績,你覺得老師還會花時間好好幫學員們訓練口說能力嗎?當然不會啊!考試又不考!原本說好的會話課,不知不覺就變成了考試導向的解題班。

於是,公司付出了成本,大家花時間上了課、考了試,考試成績可能也有起色,但是6個月過去,開會不敢講外文的人,依然繼續不敢講,溝通狀況完全沒有改變。

當然啊!KPI訂錯、步步錯。

為什麼會這樣?
同仁們也知道要繼續保有利用公司資源學外文的資格,就是要拿出考試成績,他們當然會先以考試考好為優先,有限的時間都拿來做題目。考試不考口試,就不花時間練口語能力,也是很合理的啊!
大部分的企業為了預算考量,都只想開一班的課程,一次解決所有人的語言訓練需求,於是程度完全不同的一群人,被迫聚在同一個班級上課,老師很難教。照顧程度好的,那些完全落後的只能放空;照顧落後的,程度好的上幾堂就會不想上了,因為就是浪費時間而已。

我會建議企業、公司人資們可以思考的解決方案:

a. 控制班級人數:

語言課(特別是口說訓練課)要盡量小班制,最好可以6人以下,最多10人已經很極限了。

但大部分的企業都會想要塞十幾二十個進來,覺得既然都開課了就多一點人一起上,但程度差太多的人硬要綁在一起,到最後就是大家都會心很累,一起互相浪費時間而已。

b. 改變檢視學習成效的方法:

每個產業需要的口說能力,都很不一樣,例如在紡織產業跟外國客戶溝通,以及在汽車零件產業跟外國客戶溝通,話題、所需的主題單字會一樣嗎?一定會差很多啊!會重疊的應該只有一些萬用句型,例如比較兩個方案、說服協商等等的萬用句型而已。

所以要員工去考一個標準化的考試真的無法解決問題,多益900分、或是日檢1級,但看到母語者完全毫無社交能力的,也是一天到晚都碰得到。

那怎麼辦呢?直接為員工設計「工作上需要講外文的場景」,放入課程中,請老師稍微客製化,反覆在每一堂課當中設計練習流程,課程結束前,要求學員上台簡報,內容當然要以工作上用得到的主題為主。

上台簡報講得完、台下聽得懂,任務就完成了,我們也能確定,員工這段時間的努力的確對有進步、對未來工作上的外語溝通有幫助,根本就無需其他考試的檢定當作證明。

我知道對人資來說,要嘗試讓員工不需去參加考試,用其他方法來檢定證明幅度,是一下子有點難接受的概念。這篇文章只是希望提醒大家仔細想一下,我們要求員工去考試,又期待成果是跟考試完全無關的能力成長,這樣真的有道理嗎?

這就很像老公要求老婆多賺點錢來存孩子的教育基金,同時又期待老婆要把家事全部打理好。

希望這篇能稍微改變一些語言訓練的思維、狀況,讓優秀企業們能更聚焦、有效訓練員工的語言,把那些不必要浪費的資源,拿來創造產品價值上,而不是去上那些只是上心安的外語課。

最後,關於語言學習迷思破解,我的書懂語感無痛學好任一種外語,以及其他我整理一系列關於語言學習方法的書,我都有寫過文章,歡迎大家參考書單。




針對職場人士語言學習方法的演講,歡迎有需要的企業、公司人資與我聯絡:yuhaoyun.yolanda@yunfei.world




延伸閱讀






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

太便宜賺不了錢,太貴又怕嚇走學生,到底該怎麼為課程定價?

如何為自己的課程定價,是一個老師們永遠討論不完的話題。


曾經有一位學生,來我這邊諮詢完課程以後,又去網路上做了一些功課,過了幾天丟訊息過來問:「為什麼社區大學的課一學期才幾百塊,你這邊一堂課就要500多?」

以前我會很認真地回答,我們的教學效果、教材、師資、價值等等,但是通常徒勞無功,因為這樣的人只想找便宜的,其實聽不進去其他的資訊。

現在遇到類似的問題,我只會回答:「那你可以先去那邊試試看,再考慮一下沒關係喔!」

那個訊息來回到最後,學生的確也自己說出來:「我還沒有下定決心要很認真學,怕會三分鐘熱度,你們這個高價課只適合那些要玩真的的學生啦!」

嗯~對啊!我們的老師都這麼認真備課,當然是要教認真想學的學生啊!真的是還好我們已經用價錢來過濾掉了好幾層不適合的學生。

看完以上案例,我來問一下老師們,以下兩種學生,你希望吸引到更多哪一種學生來報名?
比價3-5家老師之後,終於確定你這邊各方面CP值都比較高,於是決定來你這邊報名一期短期課程試試看的學生。
本來就有在關注你,近期需要課程於是第一個想到你,完全沒有想要比價,直接看你何時開課就是選擇你的學生。

我想大家都會更希望收到第二種學生多一點,對吧?

既然第二種學生根本不太會去仔細比價,那麼定價時其實直接思考「你提供給學生的價值」就好,不太需要去跟市場上的競爭者比細節。

比如「我們學費7000有送整套教材、他們6000但是什麼都沒送」,這樣的文案只會吸引第一種學生。

注意力不要放在這種比價上,這根本比不完,永遠都會有比我們便宜的競爭者出現,或者是大型連鎖系統甚至提供完整的補課制度、會員福利什麼的,我們這些個體戶完全拚不過他們。

我們要做的,是吸引更多第二種「看得懂我們的價值」的學生,不論是自己或是身邊的人需要課程的時候,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們。

而要在眾多受眾中留下這樣的印象,是需要長期累積的,不要覺得天天po這樣的內容會不會讓人覺得煩,現在網路上資訊太多了,唯有長期穩定經營,才能真正在受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和信任感。

一但留下深刻信任感和印象之後,我們不需要再沒完沒了地去削價競爭,不用擔心競爭對手推出什麼優惠方案學生就跑掉,這樣我們才能持續收取合理的費用,並且專注在改造課程、優化服務流程上。

沒錯,低價課程可以擴大市場,讓更多付得起的族群接觸的我們,但我們可以來做個簡單的算數,如果我希望一個月可以靠教學有40000的收入,是找40位「每個月都願意付我1000元」的學生比較簡單,還是找4位「每個月都願意付我10000元」的學生比較簡單?

別忘了還要考量提供給學生的課前課後服務時間成本每個月服務40位低價學生、跟每月服務4位VIP學生,哪一種狀態會讓你的工作滿意度比較高?每個月付1000元和每個月付10000元的學生,哪一種會帶給你比較多行政負擔?

我想答案很明顯了,這就是為什麼我八年來持續把經營自媒體放在很優先的位置,因為這讓我從來不需要花錢買過廣告,但是學費是可以每年不斷維持一個健康的調漲比例的。

我並不嚮往招到一大堆學生,事業擴張成連鎖學校,下面要管理一大票人的那種威風。相反地,我更嚮往的是事業維持在一定的小規模,學生數量減少一點都沒關係,但是素質越來越好,我們的課程的價值隨著教學品質的進步而越來越高,收入也可以隨之增加。我認為這樣的事業,更能讓我兼顧工作成就感與生活品質。

回到本文主題,只要來詢問課程定價問題的老師,我大多都是建議以長遠來說,朝中高價路線去規劃,跳出不得不衝高CP值、跟著市場趨勢削價競爭的惡劣循環。

但是如果你現在在事業發展初期,實在沒有底氣去開中高價,那麼別急,只是時候未到,請一步一步來,你一定要開一個完全能夠說服自己的價錢,課才賣得出去。

所以初期不會定價,你的確可以上網查一下行情價,取一個平均值,訂出你自己真的能接受的價錢。

接下來,你給自己一年的時間不斷改版、優化,隔年同一時間,如果你真的自認有持續進步,那麼就可以推出新的方案試試水溫,為自己漲價加薪。新年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比較願意接受變動,我通常會選在年末和學生公告隔年的新方案。

持續三~五年的累積進化,就有機會拉開與競爭者的差距,你會發現那些來你這邊問課程比價的學生越來越少,看得懂你的價值、看完課綱就直接放心報名的學生越來越多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2023年7月參與「開補習班之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」講座的未來老闆、創業者們
 


工商服務:


我在2023年10月15日(日)會有一場「開補習班之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」實體講座,這個講座是針對「已經有計畫要開立案補習班的未來老闆」而設計的,課堂中會分享我立案兩間補習班的所有詳細過程、品牌經營、產品定位等等。

因為立案流程複雜繁瑣,而且如果你未來有意開補習班,多去別人的補習班實體教室參觀一下也是很重要的學習,所以這堂課只有實體課,必須邀請你跑一趟新竹,但這個課已經開了十梯,相信你會覺得跑這一趟很值得。

詳細課程介紹請看這裡網頁連結,這是今年度最後一梯,下一梯預計要等到明年3月,而且會改版調整價錢,越早參加是對你越划算的。



延伸閱讀


想開個人教學工作室/立案補習班嗎?先問自己這25題自我檢測


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

【聽歌學西語】Yolanda老師推薦必聽:經典西班牙語系歌手清單

 




學生常常要我推薦好聽的西語歌,乾脆整理一篇自己最常聽的,如果你剛開始接觸西語不知道要聽什麼,歡迎來看看我的這些風格適不適合你。

(也可以點到我下面的部落格版本,文字和影片就都在同一頁上面,方便閱讀)

每一位歌手我都是放他們其中一首歌的Youtube做為代表,各位可以自己再轉去他們的頻道聽他們其他的歌曲,就可以慢慢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西語歌單。


ㄧ、我心目中的阿根廷男神:Diego Torres 迪耶哥托雷斯

我2000年開始學西語,那個沒有Youtube、買CD要去唱片行,買西語CD更是難上加難的時代,2001年在台北唱片行發現竟然有阿根廷歌手的CD,站著試聽完這整張專輯,整個就是被電到了,當時的西語程度其實聽不太懂,只覺得整個旋律好吸引人,歌聲又很有正能量的感覺,沒想到歌詞真的就是「Color Esperanza充滿希望的顏色」,難怪一秒被圈粉。




二、波多黎各情歌代表:Chayanne 查亞納

這首2003年的Un Siglo Sin Ti(沒有你的一個世紀)根本是情歌中經典的經典,MV是站在屋頂上唱歌的Chayanne,超有時代感。

它就是一個很大眾的情歌,旋律很洗腦,聽一次情緒就進去了。



三、Salsa音樂迷必聽,波多黎各裔美國籍歌手:Marc Anthony 馬克安東尼

這首Vivir mi vida是Salsa舞會必放的國民神曲,學西語的人或許不記得馬克安東尼,但應該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這首歌。歌詞非常簡潔陽光又正面:

Voy a reír, voy a bailar 我要大笑,我要跳舞

Vivir mi vida lalalalá 活出我的人生,啦啦啦啦

Voy a reír, voy a gozar 我要大笑,我要享受

Vivir mi vida lalalalá 活出我的人生,啦啦啦啦

整個就是100%樂天拉丁魂啊!



比較少人知道的,是這首歌其實是從一首法文歌C´est la vie(這就是人生)翻唱過來的,沒想到後來Vivir mi vida會紅到很多人根本忘了原來的法文版,我把法文版也放在這下面,大家比比看喜歡哪一種呢?




四、西班牙歌王:Alejandro Sanz 亞雷漢德羅桑斯

他都是唱比較抒情的歌,聲音沙啞有磁性的那種,個人覺得他的地位很像是西班牙的張學友那種等級,下面這首是他經典的amiga mía(我的朋友)




五、多明尼加Merengue, Bachata歌王:Juan Luis Guerra璜路易斯蓋德拉

我在多明尼加工作時,去哪裡都聽得到他的歌,他唱的Merengue、Bachata都是多明尼加在地的音樂,我也有去看過他的現場演唱會,是那種整場都邊聽邊跳的演唱會+舞會,跟台灣演唱會非常不同的體驗。

這首Bachata en Fukuoka是Juan Luis Guerra到日本旅行的時候,驚訝地發現當地人竟然會跳bachata,給了他創作這首歌的靈感。Bachata的旋律,但裡面有幾句歌詞是日文喔!




六、哥倫比亞國民歌手:Juanes 璜斯

我是從Nada Valgo Sin Tu Amor這首歌認識Juanes的,這首歌就是用很簡單的歌詞,表達拉丁民族熱情的愛,說實話年輕時會覺得這很浪漫,這個年紀會覺得這種歌詞拿來撩妹就可以了。

Nada Valgo Sin Tu Amor

Me siento débil cuando estoy sin ti 沒有你,我感到脆弱

Y me hago fuerte cuando estás aquí 有你在時,我變得堅強

Sin ti yo ya no sé qué es vivir 沒有你,我不知道生活是什麼

Mi vida es un túnel sin tu luz 沒有你的光,我的生活成了一個黑暗的隧道

他還有一首Camisa Negra(黑色襯衫)也是非常經典,超動感的舞曲,去他的頻道不知道要從哪裡聽的話建議聽這首。



七、古巴歌后:Celia Cruz

跳Salsa必放的一首經典歌La vida es un varnaval,第一次聽到她的歌聲我直接想到黃小琥,渾厚歌聲的實力派女唱將。雖然她2003年就已經離開這個世界,現在到哪裡跳salsa都還是有她的音樂。

歌詞也是充滿樂天的拉丁魂,又很簡單好學。

Ay, no hay que llorar 喔~不要哭

Que la vida es un carnaval 人生就是一場嘉年華

Y es más bello vivir cantando 用唱歌來過生活,日子更美麗

Oh-oh-oh, ay, no hay que llorar 喔~不要哭

Que la vida es un carnaval人生就是一場嘉年華

Y las penas se van cantando 遺憾都會隨歌聲而去




八、瓜地馬拉才子歌手:Ricardo Arjona

這是我先生Fernando的最愛,創作型歌手,這首Tu reputación我也很愛,裡面充滿文字遊戲,又把情慾講得有夠露骨,之前寫過完整的一篇歌詞解說,可以來這邊看 




九、墨西哥+阿根廷二人男子團體:Sin Bandera(無界限樂團)

會取這樣的團名是因為他們認為音樂無國界,第一次聽到他們的歌聲我直接想到無印良品,中南美還蠻少有這種美聲型的二重唱,這首Entra en mi vida(進入我的生命)算是他們的代表作。


十、波多黎各創作型歌手:Pedro Capó

這是今年才發現的新歡,覺得看他唱歌會起雞皮疙瘩,是把人生經驗都唱進去那種感覺。這首用樂天靈魂談論死亡的歌La Fiesta,我之前po文竟然一千多人分享。

如此樂觀看待死亡的歌詞,不論你會不會西班牙文都會被感染,就是這種靈魂讓我一接觸西文就再也不想放掉。



我分享的歌手可能年紀都有一點,年輕人或許會覺得有點老派,但是我確定這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,大概就像我們這個年紀的朋友現在聽華語歌也還是覺得張學友、張惠妹那個時代的歌最耐聽的感覺吧!

希望這些充滿拉丁美洲直爽、熱情、歡樂、享受當下精神的歌,陪伴大家度過每一天的日子更有力量,也讓各位更有動力繼續學習西班牙文。


延伸閱讀



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

台灣人到底為什麼學不好英文?

「很多人一直學不會英文,並不是因為英文很難,而是因為他們對待自己的態度。」


小畢老師這一篇好文(點這裡進入小畢老師文章連結)精準點出了台灣學習者過度自謙、自卑所要付出的代價。




我教台灣人西班牙文、教世界各地外國人中文,不同民族的自信與自卑表現,天天在我的教學現場上演。

教台灣學生:

他們時時刻刻都會懷疑自己「我學這樣真的可以嗎?我每天都忘記一堆單字真的要學下一課嗎?老師你是不是都只是在安慰我,這樣哪有該有的程度?」

我常常要花好幾倍的時間做他們的心靈導師,讓他們相信自己的學習成果真的是ok的狀態,糾錯時也要夠有技巧,讓他們繼續敢開口。

教西方學生:

很少看到他們因為講錯而露出懊惱的表情,反而很常為自己的表現自我鼓舞,回答出一個有點難度的句子,如果講對了,他們會馬上握拳喊Yes!

我很少需要擔心他們的心理狀態,只管一直教下去就好。


教拉美學生:

大概只需要擔心他們自信心爆棚,明明程度小小落後,還總覺得自己很可以吧!

我永遠忘不了在多明尼加教過的一群學生,中文課都還沒上幾堂,出去都會一臉驕傲地說「我中文超好的啊!」

如果台灣和拉美在這方面可以綜合一下,說不定整體學習效果都可以顯著提升好幾倍。

而台灣學生習慣的自我否定,和拉美學生呈現的高度自信,到底是怎麼來的?我沒有仔細研究過,從我生活經驗的觀察,跟家庭教育還是蠻有關係的。

台灣家長相對比較吝嗇於公開肯定小孩的表現,老師給予正面評價時,家長會直接否定老師講的,要不然就是拿小孩其他表現不好的方面來回應。

比如老師說:「最近口說的部分進步很多喔!」
家長就會回應:「可是他最近在家都沒練習耶!」

老師說:「今天聽力練習他反應蠻好的!」
家長就會回應:「我看起來他都混混的,老師你真的覺得他可以嗎?」


反觀拉美家長,來接小孩的時候,小孩只不過用中文跟我說個「老師再見」,家長逮到機會就會讚美孩子「你怎麼這麼棒!會用中文說再見了喔!」

(啊說再見不是上完第一堂課就該會的東西嗎?這位媽媽你知道你的孩子已經上十堂課了嗎?)

是說,兩種極端的教育思維,學習成果有顯著差別嗎?我看起來似乎沒有,台灣外語厲害的人才沒有因此特別多,拉美外語厲害的人才也沒有因此特別少。

反而,西方國家那些講的不完美、但很敢開口的人,到哪裡都很容易被看見,而台灣這些還在力求完美才要開口的學習者,還是不敢走出去。

小畢老師提供的解法,是既然無法肯定自己,那就好好地把自己的錯誤講出來糾正自己吧!

我提供什麼解法呢?或許大家會覺得我在業配吧,但這是我的學生們的親身經驗、表示的確有效的反饋:

學習西班牙語,或是任何一個第二外語,記得要找很願意鼓勵學生開口亂講的老師,透過一個沒有過往包袱、可能也跟目前工作毫無關聯的外語,去解開那個被綁架十幾年、幾十年的「犯錯即罪惡」的枷鎖。



延伸閱讀




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

【教育事業經營】如何建立教學團隊?團隊會不會變競爭對手?

課多到自己教不完的時候,很多老師就會興起建立團隊來一起教的念頭,這時候老師就不再只是老師,同時也是一個小老闆。

當老師跟當老闆完全是兩碼子事,建立團隊首先就是要找合作夥伴,實在是比把一班學生教好還要複雜好多倍的事情。

最多老師詢問過的,就是「如何找到可以信任的教學團隊?」「如何避免老師洩漏內部機密,或是把學生帶走?」



表層解方:簽約

我認為表層作法,是簽約、設立規定,用白紙黑字去規範。不過合約這種東西,一向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,我個人認為,它只能在真正出事時,稍微起一個保護作用,例如真的有老師把你整批學生偷光光時,你有一個合約,或許有機會爭取到一些補償。只是,當那個時刻真的來到的時候,你真的會去採取曠日費時的法律行動嗎?也不一定對吧!

所以像是「簽約」這樣的表層作法,是可以做,求個心安。


底層做法:從強大自己開始


除此之外,我認為比較底層的作法,有幾個可以努力的面向:
 
1. 給老師的薪資水準在同行中上左右,至少不能低於平均值,倒也不必一定要強調薪資明顯高過同行,畢竟剛開始建立團隊的老師,也給不起多厲害的薪水,還是要以整體能營運得下去為主。而且,單純用錢吸引來的老師,並不一定是最適合長期合作的老師。
 
2. 既然薪水不會是同業最高,就要有其他的好處,例如課量穩定,提供完整的教學訓練、後勤支持,像是老師不必自己買教材、教具、有公版PPT、字卡圖卡給老師使用,就不用每個人每天都在做重複的事情,減輕備課負擔。
 
3. 老師在你這邊只要好好地教書,或許配合一點點行政,其他像是那些收費、重複性的教具準備、處理學生怪問題等等,他都不用操心。
 
4. 老師在教學上遇到瓶頸、問題學生、備課卡關、被學生批評抱怨等等各種難處理的情況,老闆/領導者都有辦法協助解決,讓老師們知道,在有狀況發生時,他們是有一個更強大的靠山可以靠的。
 
5. 老闆/領導者本身,具有某種特質或能力,讓老師認為跟著你,能得到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東西,或許是教學技巧上的學習,思維上的學習,或老闆/領導者特別有人脈、有資源,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無形的好處。也就是說,老師們最好真心認同老闆這個人,和這個團隊建立起來的教學理念,否則他很快就會淪為教學機器。
 
6. 找一個會計師,至少把你的家教事業登記成一個正式的工作室、公司、或是立案成為合法補習班(當然這一點門檻較高,需要從長計議,有需要可以看一下這篇)。如此一來每個月給薪水時,你的老師會有正式的薪資入帳紀錄,對他在銀行個人信用是加分的,對他未來要買車、買房、貸款也都是有幫助的累積。
 
前面1-6都有了之後,接下來就是要建立自己在領域內的權威度和知名度,讓跟著你的老師很清楚,要是不小心變成你這裡的黑名單,他未來根本很難在同一領域混下去。


越防備、越難經營,不如將焦點放在強大自己


越是擔心老師叛逃、帶走學生、出走,行事上就越會防東防西,不斷地在公司內部設立規定,對老師耳提面命不能這樣那樣。人類都是討厭被限制的,管越多,想犯規的意圖就越高。

未來的教學團隊,因應少子化趨勢,大型連鎖的補教機構會越來越少見,應該都會是小型迷你團隊居多,十人上下的小型團隊,其實真的不需要太多規範來管理,與其花心力去思考如何設立公司規定,倒不如先強大自己,讓加入你團隊的老師,會很在乎在你這邊留下來的印象、成果和紀錄。

我自己帶領雲飛8-12人的教學團隊,約8年的時間,沒有跟老師簽什麼競業條款,也從來沒有聽過老師把我的學生帶走,倒是有過好幾個學生意圖私下把老師請去家裡上課,老師直接把學生Line對話截圖給我,請我處理的。

他們又沒有跟我簽競業條款,為什麼願意這樣做?除了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道德意識比較高的老師之外,我想他們也是真心認同這個團隊,知道做什麼是對團隊有幫助、什麼是會傷害團隊的。


如果真的被團隊背叛,如何轉念?


如果不幸真的發生老師帶走學生,造成你的重大損失該怎麼辦?我會建議你這樣思考:
 
這樣私德有問題的老師,越早離開你,是對你越好的,感謝他自己離開,你還不用負擔遣散費。
藉此機會,全盤檢視一下自己的招聘流程,在面試過程中,你有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觀察老師的個性、配合度、對品牌的認同度、教學理念?我八年來的經驗是覺得,教學能力這個因素可以放在很後面,因為教學能力是我們應聘進來之後可以訓練起來的,但是前面那些老師的個人特質,是幾乎不可能靠努力去改變的。
 
學生為什麼會跟著老師說走就走?可能就是貪圖老師出走後,因為少了你這邊的抽成,可以付比較少的費用來上課,甚至老師還願意去他家上課,讓他更方便。 

所以這時候去怪學生、怪老師都沒有意義,請把焦點放回自己的商業模式上,如果老師離開你的團隊, 教學品質還能維持完全一樣,學生得到的學習體驗也都能完全一樣,那麼你這個領導團隊的存在感的確就是低了點。 你可以做什麼改變,讓你的老師和學生都知道,離開你損失會超大?

會私下把老師請過去教學的學生,自己也缺少一些職業道德意識,不珍惜教學機構辛苦建立起來的教學系統和資源,沒有意識到,這樣做是在重重傷害一直提供給他教學服務的團隊,這樣的客戶素質也是很普通,走了不需要可惜,好好提升自己,為自己的未來爭取更高素質的客戶。

說實在的,如果你自己從零到現在,經營出一批穩定數量的學生,事業成長到需要請一個老師來一起分擔教學工作,你也知道這一整個從零開始的過程是有其門檻的,並沒有那麼容易超越。

老師帶走你的幾個學生,他能維持多久?他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招到能維持生計的學生數量嗎?他能長期把這些客戶經營下去嗎?他能解決那些你平常都在背後幫他解決,只是他不知道的鳥事嗎?

80%以上的老師在出走之後,都會發現自立門戶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容易,甚至根本存活不下去,只好又重新找機構去應徵當員工。


總結

當老闆跟當老師,的確就是兩回事,相較之下,要搞定學生真的是太簡單的一件事了。升級打怪的過程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,大部分的事情都沒有辦法用老師思維來解決,必須跳脫長久以來的老師思維框架模式,這樣的磨練,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心智強韌度等級完全不同的老師。

如果體驗過後,真心感到帶領團隊這件事情非常痛苦,並不適合自己,其實也是一個收穫,這時候就可以非常甘願地放下,回到單純教學角色,好好經營一個人的教學事業,也是非常理想的結果。


附註:

1. 若想固定收到教學技巧、教學事業經營、學習、個人成長方面的相關文章,請按這裡訂閱我的電子報。

2. 我在10月15日(日)早上,會有今年最後一梯次的「開補習班之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」講座,是在新竹雲飛教室的實體課程。談補習班立案、招生、團隊經營等議題。

這個課程明年會改版升級,也會調漲價錢,今年最後這場會是改版升級的beta版,也就是會持續以今年的價錢,聽到最新更新的內容。

有意在年底、明年初開始進行補習班立案、成立教學團隊的老師們,請把握這一梯的機會,點這裡報名。

3. 我和在倫敦經營亞洲語言中心非常成功的Claire老師另有一個「教育創業實戰系列課程」,這個是線上課,5個月的時間,每個月一堂線上課,一步一步陪伴你定位教學品牌、建立網站、網路招生、解決管理學生、課程系統化規劃等等的議題。

今年最後一個梯次已經招生額滿,下一梯次預計明年一月開始,對這個課程有興趣,可以先看一下下面的課程介紹,並私訊這個粉專,課程報名頁面一更新出來,我們就優先通知您。
Ver menos

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

棒球帶我學西班牙語,西班牙語帶我開啟人生新版本(台北市立棒球場podcast專訪)

這篇一開頭會講棒球,不過和語言也很有關係。


有看棒球的人一定都聽過曾文誠(曾公)和梁功斌(梁sir),雖然知道他們兩位應該聽這句話都聽到爛了,不過~「我也是聽你們的棒球轉播長大的喔!」

以前哪裡想得到,大學會因為實習機會認識到曾公、每週末一起在河濱公園打棒球、成為他們家某時期的家教老師、在希臘雅典奧運碰到面、然後還因為曾公推我一把,才得到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:麗台運動報棒球記者,一圓兒時夢想。

那段週末到河濱打球的日子真是青春又美好,全隊只有我一個女生,因此大家設下了許多特別條款,例如女生怎麼打都不會被三振,打出去內野滾地球要多傳一個壘手才可以刺殺之類的。我每週很期待的除了打球,也有跟曾公在場邊聊天的機會,常常幾句話就開我好多腦洞。

認識曾公二十多年,後來沒繼續在棒球傳播圈發展,但不知道為什麼,跟Fernando快要結婚前,就覺得很想介紹給曾公認識,還特別約了曾公出來喝咖啡,可能是心中就是把曾公看成一位很欽佩又欣賞的前輩,同時又是我初入職場上的貴人。

更沒想到,這次還可以到台北市立棒球場podcast,分享我那短暫的棒球記者生涯,跟曾公+梁sir一起對談。




從職棒三年開始看球,成為三商虎迷,人生的幾個決定都是繞著棒球轉。

為了能當棒球記者,大學說什麼也要念新聞系、實習機會全部都選體育組。接著我又想,棒球記者那麼多,當時女性體育記者又那麼少,我要拿什麼和別人與眾不同?因此決定學習當時還非常冷門的西班牙文,因為棒球強國古巴、多明尼加、巴拿馬等等都是西語系國家。

西班牙文沒有讓我做太久的棒球記者,但它帶給我太多獨一無二的人生體驗。

我用西班牙語採訪過幾個外籍球星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興農牛隊的勇壯,大學實習時我自告奮勇去幫興農牛隊寫隊刊,準備了一拖拉庫的西班牙語問題清單,前一天晚上我興奮到睡不著,結果呢,看到本人,我根本講不出東西,才問到第二題,勇壯說:「你想用我的母語聊,很好,但不好意思,我真的聽不懂你的西班牙文。」

結果那場採訪還是用英文完成的,我應該頂多有用西班牙文跟勇壯做結尾+道謝吧!




大約過了五年,我從西班牙念完書回來,成為正式的記者了,拿著記者證走進球場,逮到機會就去找勇壯相認,「喔~你現在西班牙文好很多耶!」得到這句肯定,新聞系四年+學西語五年的努力,似乎都瞬間產生了深層的意義。

那幾個月,每次有洋將拿MVP,就是我可以發揮的時候,隨隊翻譯不在的時候,洋將拿MVP,根本也都得不到什麼記者的關注,隔天報紙新聞會出來的也就是那些官方數據,我只要能多跟他們聊兩句,就可以寫出幾句別家報紙沒有的內容。


 
幾年前,三商虎隊的洋將鷹俠來台灣辦球迷見面會,我再次自告奮勇,無償去做他的一日貼身翻譯。三商虎隊的鷹俠、康雷、哥雅,都是講西班牙語的洋將,他們是我當時在選第二外語時,選西班牙語的一大動機,能夠跟鷹俠本人用西班牙語說:「我當時是因為喜歡看你打球學西語的,很開心今天能幫你翻譯」,秒懂了「二十年磨一劍」的感受。


人生中會因為某個動機,引發我們去做某件事,無論後來事情進展如何,都會有它的累積。我因為棒球而念新聞系、學西語,雖然記者生涯不到半年,但西語陪了我二十多年,西語帶我到多明尼加去體驗了兩年人生、成為我的主業、謀生工具、還帶著我找到另一半,追根究底其實也要感謝棒球,要不是棒球讓我想學西語,我的人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版本。

很感謝「台北市立棒球場」podcast把一集的空間留給我,希望這些分享,可以讓更多平常接觸不到我教學文章的族群,透過我的幾段小故事,或許可以帶來一些些嘗試新事物的動力,很多事情不一定做了之後「馬上就要怎麼樣」,反正,先去做就對了,時間到了,它就會為人生帶來些什麼的。

 


台北市立棒球場收聽連結請看這裡。



延伸閱讀





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

西班牙文官方檢定考試DELE的報名、費用、準備方式、教材、考試架構、模擬題本、時間規劃,備考第一步全盤了解

想準備西班牙語DELE檢定考試,該怎麼決定報考級數?要從哪裡開始動手?要買什麼書?要上什麼課?時間該怎麼規劃?這篇文章一次幫你整理起來。

如何決定報考級數?


歐洲語言都是以A1、A2、B1、B2、C1、C2這樣的架構來分級的,A1為最初級,C2為最高級,在台灣念西語系主修,大四畢業生平均會有B1程度,B1也是某些西語系的畢業門檻。

如果在雲飛上課,跟著我們的系統從0開始學上去,大約200-250小時不間斷的學習,可以將「聽、說」能力累積到B1。「讀、寫」能力則要看每位同學課外投入練習時間和程度,會各有不同。
 





如果你曾在雲飛上課、目前正在雲飛上課、或是有買雲飛的教材來自學,不知道現在自己在什麼級數的話,可以參考下圖:



學完我的第一堂、第二堂西語課=可以開始準備A1
學完我的第三堂、第四堂西語課=可以開始準備A2
學完Método B1=可以開始準備B1
學完Ele B2=可以開始準備B2


如果你現在有在任何地方上課,自己適合報考什麼級數,直接問教你的老師應該都可以很快幫你判斷。如果你的老師不太了解DELE,或者你是自學者,可以大略參考上圖「每個級數的學習時數」來判斷。

比如你現在上課大約累積了130小時,你有機會試試看A2,但每個學過130小時的人程度真的都可以差很多,所以這只能判斷個大概。

最接近真實的判斷方式,是請你到Instituto Cervantes官網去下載他們提供的一份免費模擬試題,選你認為最接近的級數,整套做一遍。過程中不要查字典,不管會不會,就是給它硬著頭皮寫完,自己對答案,這叫做「裸考」。

這個過程的目的,是快速幫你判斷,你現在的程度,適合準備哪個級數。

因為DELE考試是只要每一大題正確率達到60%,就會拿到證書的,所以你裸考只要正確率在45%-60%上下,再花2-3個月有系統地好好準備,都是有機會考到的。

如果你裸考發現,做A1正確率80%,A2正確率45%,我會建議你就直接挑戰A2。因為你考試就是為了要在短時間之內提升自己,A1就已經80%了,你現在到考試那天完全不準備,也會通過,那代表你只是花錢去讓他們告訴你你現在真的有A1而已,但你這段時間不會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,就真的沒有什麼考試的意義。

而且考前2-3個月的時間開始認真準備,提升15%的正確率是非常有可能達成的。

對了,DELE是聽說讀寫四個大題分開考的,這個裸考你可能只能做聽力跟閱讀這兩大題,有標準答案的部分。如果你現在是有在跟老師上課的,寫作部分也可以按照考題要求寫完,請老師幫你改改看,看看距離考試水準還差多少。

如何選教材?


如果做一套題目來判斷你覺得不夠保險,也可以再買題庫本來做,做個2-3套來確認自己適合準備哪個級數,台灣賣西語教材最完整的就兩個地方,一是台北的上林書局,二是全台有連鎖的敦煌書局,都可以網路訂購。





DELE考試很活,沒有所謂的什麼經典考古題,你買哪一套模擬題都可以,重點是排版自己看順眼,會願意好好把它做完。

雲飛自己拿來當教材給學生用的,是objetivo系列和 Clave系列,因為它們就是單純的考題本,沒有太多多餘的說明,適合雲飛忙碌的上班族學生們。

Cronómetro系列則是每一大題都有非常鉅細彌遺的說明、解答技巧、準備策略,不過當然是全西語的,對B1或B1以下的學習者來說,我是覺得吸收上會比較辛苦,比較適合準備時間非常充足,想要地毯式複習的學生。

考試架構是什麼?到底怎麼考?


每個級數的考試都分為聽、說、讀、寫四個部分,流程是早上考先考閱讀➡️聽力➡️寫作,口試是和真人主考官對話,看每個場次報名人數不同,有可能會是在筆試前一個週末、當天、或隔天,要等你報名之後分發才會拿到確實的考試時間。

每個級數的每個大題長短、作答時間都不同,下面以B1舉例,其他級數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Instituto Cervantes官網




閱讀和聽力都是輸入(input)的類型,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題,台灣人比較熟悉的考法,基本上就是要自己大量做考題,訓練閱讀速度和聽力強度,老師能幫助你的其實有限。

寫作和口試就真的會建議你找老師對症下藥好好練,寫作寫完一定要找母語老師幫你改,考試會給你的是寫作題目,還有其要求的架構。比如你的開頭、中段論述、結尾是否有B1水準,用字用詞、對各種時態的掌握度,有沒有B1學習者該有的表現,這些你自己悶著頭寫100篇,可能也看不出盲點,既然都花幾千元報名費去考試了,就不要省這個上課錢,找老師幫你改幾篇作文吧!

口試是跟真人主考官對話,會有一位主考官跟你互動,另一位不跟你互動,坐在考場角落聽你們對話,以客觀角度來幫你打分數。口試有分不同大題,基本上每個程度都是考生單獨針對某主題發表完整論述➡️考官針對考生發表內容提問➡️描述照片(現場抽)➡️角色扮演跟主考官對話,這樣的順序。當然,根據報考程度不同,題目難度和要求口說的長度各有不同。

口試也是一個非常建議直接找專業老師陪練的大題,一般母語者對分級、表達架構沒有概念,他只會根據母語者的語感,告訴你哪句話可以怎麼講,但是對你整體表達的完整度、架構緊密度、用詞用字的提升,幫助會非常有限。專業教學者都是研究過考試題型,也很知道如何用有系統的引導,幫助學生一次表達的比一次完整,這一大題誠心建議你花錢買時間、買效率。

每年什麼時候可以考試?費用多少?


近幾年來台灣每年只有兩個場次,分別是五月和十一月,地點是台北的輔仁大學和高雄的文藻外語大學,高雄文藻外語大學以服務校內生考試為主,開放給校外人士的名額較少,輔大考場名額會比較多。

要注意的是「不是每一場都有每個級數可以考」,比如今年五月就只有A1、A2、B1、B2、C2,沒有C1。今年十一月則是沒有C2。

測驗費用每個級數不同,可以看下圖參考。




怎麼報名?


DELE考試一律都是跟考試中心直接線上報名,需要親自填寫資料、繳交文件,補習班無法幫你代為報名。

台北考場報名網址點這邊

高雄考場報名網址點這邊


什麼時候可以報名?


五月場次在二月底~三月中報名,十一月場次在九月底~十月中報名,最好早點報名,口試比較有機會排在前面一點,就不用等太久。

要預留多少時間準備?


考試準備時間都沒有在嫌多的,當然是越久越好。以一般有全職工作的上班族,或是平常要天天上課的高中大學生來說,提早三個月開始是差不多的,提早半年你可能沒fu,時間拉太長也會疲乏。

基本上規劃每週至少2小時做題目+檢討,以及每天花個10-20分鐘聽西語練耳朵,這樣密集持續3個月,會是比較保險、從容的。

買了書、看了好多人分享,還是不知道從何開始怎麼辦?

最快的方法,就是直接讓專業的來囉!網路上有很多DELE主考官老師經營的Youtube頻道,比如A por el DELE 的Mar老師,Spanishclasslive的團隊SpanishwithVicente的Vicente老師,都是我在準備C1、C2的時候,常常追蹤的頻道。

他們也都有推出專門準備DELE的線上預錄課,我自己有上過Mar老師的,內容非常完整,而且他們官方認證的DELE主考官,所以他們在影片中都會很詳細地說明考官會怎麼給分,標準是什麼,常常跟我們台灣認知的不太一樣,我覺得這部分很有幫助。

只不過他們的課都是100%全西語說明的,對A1-B1的學習者來說,要聽懂全西語的說明、解題策略,是真的會比較吃力,畢竟考試準備時間就很有限了,都會希望說明的部分就盡量用中文快速吸收,把有限的時間精力花在考題本身上面。

如果你希望有中外籍老師搭配的課程,由台灣自己以考生身份準備過B2以上考試的老師M,用台灣人好懂的方式教你解題策略,搭配外籍母語老師幫你改作文、練口說,那麼歡迎你參考雲飛規劃的考試準備班課程,目前有A2和B1兩個級數,都在8月開課,以今年年底11月的考試為目標。

雲飛過去幾年輔導過的學生,通過率都蠻高的,特別在台灣同學最怕的口試會很高分,因為我們的特色就是讓你每堂課都講不停。

可以選擇只上口說、寫作的同步線上課,或只上閱讀、聽力的預錄影片課,或兩個課都報名會有折扣優惠價,詳情請點這個網頁看課程介紹。





如果還有對DELE考試細節想要多了解,雲飛Youtube有幾個影片、台瓜夫妻podcast也有錄過幾集相關的,都整理在下面一次給大家喔!






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