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

別只顧著拼命學,卻忘了思考該怎麼學_【全球人才搶著學 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】新書發表會心得

在線上聽完了一場90分鐘的新書發表會全球人才搶著學 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,心得爆棚,先趕快紀錄三個!

1. 看你學到多少,別看你還沒學到多少


想學的東西永遠學不完,走進每一堂課時總是不會覺得自己準備好了,如何面對這種焦慮?

你要做的不是批判自己「為什麼我又沒預習完?」「為什麼我都記不起來?」「我怎麼總是落後大家?

反而應該想「不論有多少內容沒學完,透過這段時間的投入,你總有學到什麼新東西吧?」

以語言來說,學生最愛把「單字背不完」、「文法學過就忘」掛在嘴上,卻很少說「我現在又多會一種時態了真好!」「今天學會5個點餐的句子,覺得進步了!」

面對一個永遠學不完的世界,一直看自己還缺多少,不是很無力嗎?要不要改變心態,為自己進步的每一小步,大方給予鼓勵呢?


2. 認清「自己」才是學習的主體

傳統認為老師該主導學習的整個過程,為學生設計內容、安排進度、決定考試方式。

可是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才合理呢?有沒有可能是由學生來一邊學、一邊為自己創造所學內容呢?

我覺得自己近期的日文課有一點點開始往這個方向走,我有意識地不要被動地等老師問每一個問題,而是回答一個問題之後,我會自己講出延伸性的話題,或是反問老師。

例如老師問我:「如果現在沒有疫情,你第一個想去哪裡?」一般的答案可能就是「我想去阿根廷學Tango。」。

但我如果當天狀態好,就會刻意地多講一些:「如果現在沒有疫情,我想去阿根廷學Tango,因為我十幾年前就上過Tango課,好愛這種音樂,三年前在台灣上到一位阿根廷老師的Tango課,跟台灣老師的完全不一樣,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去那邊學真正的Tango。

因為我主動分享了新的資訊,老師就可以依照我講的這段,再繼續跟我聊:「說說看阿根廷老師跟台灣老師最大的不同」、「這位阿根廷老師為什麼會來台灣教課?」

於是老師手上其他的提問清單,可能就也沒時間問了。但這有關係嗎?我覺得沒關係,語言本來就沒範圍,而且我練習講到自己真正想講的內容。

由於是一對一的課,進度真的比較無所謂,團體班如果每一堂就這樣發散,學生可能也很難跟,會覺得無所適從,但這跟學生對於學語言「應該長成什麼樣子的期待」很有關係,當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應該有個進度、照教材、照老師所主導的方向走下去,要突然來個大改變就有難度。

3. 所謂的標準、框架、範圍真的存在嗎?

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值得學習,學校規定每個學生都要學國文、數學、歷史、地理....,或是語言學校規定每個學生都該先學現在式、再學進行式、未來式...,這些框架,完全都是可以被挑戰的。

很多語言檢定考試都會訂定生詞和文法的難度等級,某某生字屬於A2難度、某某文法屬於B1程度,於是老師帶著這樣的認知去教,就會說出「這個是B1難度的,真的比較難,我們現在可能不適合學,可以擺在比較後面...」這樣的話,但真的是如此嗎?現在存在的難度分級表真的就是符合每個人的認知嗎?

我認為學習有框架列出一個範圍,讓學習者去依循,是合理的,但是我也認為框架應該有其多元性,甚至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專屬的學習框架。

如果我現在要來學義大利文,根本就不會管時態,我可能會以語言功能為框架,我要先學會用義大利文做十件最基本的事情:自我介紹、點餐、購物、讚美、反對、同意、質疑、表示友好...,至於裡面有什麼時態,完全不管。

但這或許是因為我已經有西班牙語和法語的基礎,用這種打破時態框架的方法來學更適合我。
所以我同意有學習框架,但不是人人都需要遵循同一種學習框架。


本書三位作者

1. 李佳達老師,是決策思考力課程創辦人,我今年正在進修這門課,希望為自己建立一套更新版的思考習慣,並應用在未來雲飛課程的創新上。

2. 黃禮宏,資深國際業務,今年在雲飛上密集西語課,聽完他今天分享密涅爾瓦大學的學習經驗,深深覺得雲飛西語課的強度對他根本小兒科,難怪中間缺了幾堂課,他也跟沒事一樣,過了幾天就自己默默跟上進度了。

3. 劉劭穎,老劉醫師,是醫生、也是教學者,曾經上過一堂他的課,遊戲化功力深厚,當下覺得醫生都那麼會教課,那我們這些做老師的只會教要怎麼混XD

這本書我要趕快安排時間來閱讀,推薦給所有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你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