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

台灣人到底為什麼學不好英文?

「很多人一直學不會英文,並不是因為英文很難,而是因為他們對待自己的態度。」


小畢老師這一篇好文(點這裡進入小畢老師文章連結)精準點出了台灣學習者過度自謙、自卑所要付出的代價。




我教台灣人西班牙文、教世界各地外國人中文,不同民族的自信與自卑表現,天天在我的教學現場上演。

教台灣學生:

他們時時刻刻都會懷疑自己「我學這樣真的可以嗎?我每天都忘記一堆單字真的要學下一課嗎?老師你是不是都只是在安慰我,這樣哪有該有的程度?」

我常常要花好幾倍的時間做他們的心靈導師,讓他們相信自己的學習成果真的是ok的狀態,糾錯時也要夠有技巧,讓他們繼續敢開口。

教西方學生:

很少看到他們因為講錯而露出懊惱的表情,反而很常為自己的表現自我鼓舞,回答出一個有點難度的句子,如果講對了,他們會馬上握拳喊Yes!

我很少需要擔心他們的心理狀態,只管一直教下去就好。


教拉美學生:

大概只需要擔心他們自信心爆棚,明明程度小小落後,還總覺得自己很可以吧!

我永遠忘不了在多明尼加教過的一群學生,中文課都還沒上幾堂,出去都會一臉驕傲地說「我中文超好的啊!」

如果台灣和拉美在這方面可以綜合一下,說不定整體學習效果都可以顯著提升好幾倍。

而台灣學生習慣的自我否定,和拉美學生呈現的高度自信,到底是怎麼來的?我沒有仔細研究過,從我生活經驗的觀察,跟家庭教育還是蠻有關係的。

台灣家長相對比較吝嗇於公開肯定小孩的表現,老師給予正面評價時,家長會直接否定老師講的,要不然就是拿小孩其他表現不好的方面來回應。

比如老師說:「最近口說的部分進步很多喔!」
家長就會回應:「可是他最近在家都沒練習耶!」

老師說:「今天聽力練習他反應蠻好的!」
家長就會回應:「我看起來他都混混的,老師你真的覺得他可以嗎?」


反觀拉美家長,來接小孩的時候,小孩只不過用中文跟我說個「老師再見」,家長逮到機會就會讚美孩子「你怎麼這麼棒!會用中文說再見了喔!」

(啊說再見不是上完第一堂課就該會的東西嗎?這位媽媽你知道你的孩子已經上十堂課了嗎?)

是說,兩種極端的教育思維,學習成果有顯著差別嗎?我看起來似乎沒有,台灣外語厲害的人才沒有因此特別多,拉美外語厲害的人才也沒有因此特別少。

反而,西方國家那些講的不完美、但很敢開口的人,到哪裡都很容易被看見,而台灣這些還在力求完美才要開口的學習者,還是不敢走出去。

小畢老師提供的解法,是既然無法肯定自己,那就好好地把自己的錯誤講出來糾正自己吧!

我提供什麼解法呢?或許大家會覺得我在業配吧,但這是我的學生們的親身經驗、表示的確有效的反饋:

學習西班牙語,或是任何一個第二外語,記得要找很願意鼓勵學生開口亂講的老師,透過一個沒有過往包袱、可能也跟目前工作毫無關聯的外語,去解開那個被綁架十幾年、幾十年的「犯錯即罪惡」的枷鎖。



延伸閱讀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