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

成人的學習焦慮 哪裡來的?




從事成人教育快要15年,發現成人在學習新技能時,心理焦慮比學習能力的培養更需要被解決。心理想通了放下了,學習效果會隨之明顯提升。


成人常見的學習焦慮有哪些呢?我觀察大約有以下四種:


一、同儕的起哄


多年來的考試主導學習,似乎讓我們的學習「理當」伴隨焦慮,當你看到身邊一起學的人都在焦慮,你的平靜看待顯得格格不入。根據群眾效應,你怎麼可以不隨之起舞,以顯示融入呢?

同學在群組裡說:「新的一本課本看起來好難喔~抖~~」

你心裡覺得課本的內容難易適中,但你一定不會說「我覺得還好啊!」因為這樣說,鐵定會被貼上驕傲、愛現、瞧不起人的標籤。

所以你只好跟著回一句:「真的耶~比之前一本課本難很多的感覺。

大家一人一句,明明不難的內容,在你眼中也會莫名地難起來,吸引力法則啊!

即使你丟不出那句「會嗎?我覺得還好!」那麼保持沈默,讓那股沒必要的起哄焦慮引不出火花,或許也是一種解套的辦法。


二、與預期不符


學到這裡,老師應該要跟我們解釋XXX的文法或理論啊!怎麼沒有?現在叫我們做這個練習合理嗎?

為什麼我學了三個月,好像沒有什麼明顯的進步?不是應該要學完第XX課了嗎?

以前學英文的時候,都會給很多單字表、同義字反義字整理,現在怎麼都沒有?這樣真的可以嗎?

各位,過去的經驗本來就不代表未來的真理,換個角度想,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時代一直變、教育方法一直更新,你學的技能也是先前從未接觸過的,因此你正在走一條全新的路,走在墨西哥的大街跟走在台北街頭的生存法則本來就不同,不是嗎?


三、缺乏掌控感


學完第一課,就要把第一課弄到很熟,再學新的一課,誰說的?

一個新手老師教的第一堂課,一定是兵荒馬亂,把該教的內容都帶完,安全下莊就不錯了,哪有注意力可以分給班級經營、炒熱氣氛、活動連貫那些細節?

成人學習新的技能,比如彈鋼琴好了,你也是先把一手短的兒歌支離破碎地彈完,就先擺著,然後你會學第二首、第三首,或許累積了五六首,跟琴鍵都混熟了,再回頭第一首來練拍子,拍子穩定了,再加入大小音量的變化,最後心有餘力,再加入音樂的感情,讓它聽起來真的像一首歌。

也就是說,你可能學了五首歌,都彈得爛爛的,但就是因為這五首爛爛的累積,讓你回到第一首的時候,有足夠的經驗值去把第一首的精緻度拉升起來。

如果你就一直停在第一首,花三個月把它搞到好,讓自己很有掌控感,再往下學第二首,我相信你可能撐不到學第二首,就會直接放棄,除非你是立定志向要當音樂家的人,要不然為了掌控感而付出的成本和所需耐心,也太大了。

人生當中不需事事完美掌控的,一個成人要兼顧工作、家庭、人際關係、休閒生活,需要掌控的領域已經夠多了,學習,就放開點吧!有時候越鬆,反而越能學出不一樣的效果。


四、面子掛不住


我有很多學生是高階主管、總經理、主任,他們在工作上呼風喚雨,可能從國小到研究所都念最好的學校,每學期都拿書卷獎,學生時代到職場都是完美的學霸,優秀的人生勝利組。

走進我的西班牙語教室,發現隔壁的年輕幼稚園老師、業務助理、甚至是高中生,竟然學得比他又快又好,要過的心理關卡其實遠高於實際上的學習關卡。

越是學習之路一路順暢無阻的學霸,反而越適合去學一種你不會再當學霸的技能,而且這種挫折越早開始面對越好。

早早認清自己本來就不會一輩子處處都風光,在教室中練習丟臉、訓練臉皮厚度,對一個人的心智養成應該是百利而無一害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