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

台灣的補習班比超商還多 少子化的未來怎麼走?

聊到全台灣密度最高的行業,我們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便利商店吧!?我查了一下,全台灣的便利商店數量是1萬3千多家。

但是各位知道全台登記立案的補習班有多少嗎?我上了官方的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查一了一下,1萬7千多家耶!這還不包括一些未登記的小型家教班、個人工作室等等。

順手也查了一下全台6-17歲的人口數量,2022年的數據約240萬,會設定在6-17歲是因為這區間的孩子應該是補習比率最高的。

這些數據代表什麼?240萬人口除以1萬7千間補習班,每間補習班平均大約可分到140位左右的學生。而台灣的少子化情形繼續下去的話,每間補習班能分到的學生當然只會更少。

其實每間平均140位算是很寬鬆的估計了,因為個人家教班、工作室的老師們都沒算進去,實際上的競爭,應該是更激烈的。

一間補習班100多人次的學生,營運狀況會是怎麼樣呢?

以雲飛6-8位兼職老師、2位行政助理的來說,每年差不多服務100人次的學生。但我們完全沒聘用正職員工,也沒有兒童補習班交通車、長時間安親等等的大筆支出,算是營運成本相當精簡的單位了。每年100人次的學生,差不多就是每年小賺一點點,可以維持正常營運的狀態。

雲飛這樣的小規模補習班,都需要100人次的學生來支撐了,很難想像稍大規模的補習班的招生壓力。

按照過去幾年趨勢,想開補習班的人會越來越多,孩童數量會越來越少,補教業跟很多其他行業一樣,不論是管理者還是教學者,都需要年年創新,適應變動的速度絕對要跟上趨勢改變的速度。

我在補教業還算是小菜鳥等級,雲飛規模小小的,而且我們也不在競爭最激烈的台北市,科目又是冷門的第二外語,不過我反而覺得就是因為一切都走不熱門路線,反而找出一條生路。

從事補教業,我的目標不是無限擴大,而是有「用符合理念的方式教學、設計課程」的選擇,並且每一年都能過更有品質的生活。

我知道越擴大,聲音越多,成本越高,管理要耗費的心力更多,自由度反而越少,那不是我想過的生活。

所以我在華語和西語這兩個小眾市場以及非一級戰區的新竹,走小而精緻的路線,學生的素質一年比一年高,我每年都能比前一年投入更多心力在課程開發,而非吵雜的人事管理,我很滿意這樣的狀態。

好多旁人關心的聲音仍然不斷湧入:雲飛該去台北闖闖,那邊有更多想學第二外語的人;雲飛的教法學生喜歡,為什麼不開發英文課,保證賺不完;雲飛該成為檢定考試中心,樹立權威地位…

這些我都有聽到,但這樣廝殺個沒完的日子並非我創業的初衷,創業,不就是為了想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嗎?

看看本篇文章開頭的數據,我更相信將補教事業限縮在小範圍、深入經營,反而走得長久。這年頭,很多事情就是要選沒人走的路,更有機會。

一時興起查的數據、粗略的估算,並不是刻意製造危機感,而是提醒自己用全局觀來觀察自己待了20年的補教業,對接下來幾年的規劃更有方向性。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看完文章有想法嗎?歡迎理性討論,讓更多人一起成長!